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市科技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上海市科技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上海科技大学是怎样的一所高校,为何在中国高校CNS论文排名中名列前茅?
- 上海科技大学是封闭学校吗?
- 北京科技大和上海科技大哪个更厉害?
- 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 在理工学科方面,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谁的水平更高、实力更强呢?
上海科技大学是怎样的一所高校,为何在中国高校CNS论文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数人的印象中,985、211院校才是真正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学,虽然从我国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却是如此(985、211院校的整体实力要比其他院校的实力更加强悍),但是在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大家也不再单单将985、211院校的“牌子”作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实力的唯一标准。
在非985、211院校的圈子里,最有名气的当属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外交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一些学科领域内非常突出的特色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认识一所非985、211院校,这所高校同样没有名气十足的“牌子”,而且又是一所建立时间不太长的大学。可能这所高校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一般般”,但事实上,这所高校可一点都不简单。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上海科技大学算得上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从开始筹划(2004年6月)至今也仅有十五年时间,2014年才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7名)。同样的发展历程让人想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也是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仅招收三百多名本科生),而在之前(2012年进行更名),其一直叫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其实说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与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共建的一所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则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所研究型高等院校,言下之意,这两所高校都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基地。
那么,上海科技大学与其他非985、211院校到底有何差别呢?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去年,上海科技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顺利毕业,其中有37%的学生选择到国(境外)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些通过甚至到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顶尖学府深造。值得注意的是,还有36%的学生选择在国内顶尖高校或者研究院继续深造,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只有近三成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上海科技大学的这份就业数据,相信是很多非985、211院校都无法企及的遥远目标,即使是国内的一些985、211院校,深造率也没有这么强。从上面说到的内容来看,上海科技大学确实是一所非常不简单的高校,其在建立之初的目标就非常引人注目,直接瞄准了高水平、国际化,还有小规模。
这个我有了解过,现在简单和大家聊一聊: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转型发展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预计于2015年底基本建成。上科大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
上科大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上科大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生规模规划为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2014年学校面向全国9省市招收了首届207名本科生,2015年面向全国12省市招收了299名本科生。2013年学校招收了首届296名中科院联培研究生,2014年招收了425名中科院联培研究生,2015年招收了385名中科院联培研究生。
科技大学师资号,本身也是很注重自我发展的学校。
清华大学问鼎2016中国大学CNS论文排行榜榜首报告指出,《Nature》、《Science》和《Cell》(以下简称CNS)是国际公认的三种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对指导世界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报告显示,1998-2015年,清华大学发表CNS论文全国最多,共80篇,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CNS论文排行榜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充分体现出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一流学术研究水平。北京大学40篇,名列第二;复旦大学28篇,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篇,位列第四;中国农业大学18篇,列第五;第六至第九名分别是:浙江大学15篇,南京大学12篇,西北大学11篇,上海交通大学9篇;并列第10名的院校有4所,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均为8篇。
科技大学是第三名,我感觉很正常,
上海科技大学是封闭学校吗?
不是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后,原隶属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1968年9月,学校从科技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组)划出,改为隶属文教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脱钩;1***8年7月与科技系统恢复联系;1981年划归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并被确立为市属重点大学;1994年5月27日并入新组建的上海大学,原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校区。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不是封闭学校,它是一所开放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以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推动科学研究为目标,拥有开放的学术环境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北京科技大和上海科技大哪个更厉害?
这样笼统的评价这两个并不专业,术有专攻。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都有强项。北京科技是教育部直属211高校;单从专业上将,首经贸的经济类最好,有博士点,管理类一般;中央民族的经济学好,有博士点,[_a***_]、财政一般;北京科技经济和管理一般,学校不太重视这个领域。上海科技大优势专业在于文科优势与会计学优势。理科方面物理学专业比较有优势
我个人认为北京科技大学好。
但是,这并不代表北京科技大学的每一方面都强过上海大学。关键还要看专业。
两个大学各有强项专业。关键还要看你想上哪个专业。
另外在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资料,建议你看一下
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企业。
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普陀区注册成立,公司创建开始,就定位于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我们公司有强大的软件和硬件研发能力,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研发,在比较多的上市公司或者外企有成和 功实施案例,并和 IBM、 SAP、西门子、埃森哲等等公司有长期战略合作。同时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和中科院联合开发机器人。 公司一共有三个事业部, 包括数字化工厂咨询和规划事业部、数字化工厂软件事业部、数字化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事业部。
在理工学科方面,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谁的水平更高、实力更强呢?
上海大学由原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合并组成的上海市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综合型大学。复办后钱伟长先生长期担任校长。今天的上海科技大学是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新近筹建的一所高起点的理工类大学,中科院与上海市联办,上海市管理为主,***为校长(***之子)。其与上海大学比较,无论哪方面都还是有差距的。
从学校的规模和办学的历史来看好像是上海大学水平更高,但从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来看,上科大五百多名教授,一大堆国内外的院士,还有好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超上海大学。再有从本科录取分数线来看,上科大的录取分数线应该是985的中游水平,在上海甚至超过同济,上海科技大学也高于上海大学。从今年中科院的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调剂招生的条件来看,中科院研究所和上科大联合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硕的报名要求是总分320分以上,本科必须是985、211;中科院研究所和上海大学联合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硕的报名条件是过国家线264分就可以,本科学校没要求。这两个学校在中科院的地位就可立判。如果要是上学,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首选都应该是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优势个人认为——依托中科院背景,学校小而精,师资雄厚,年轻化突出。招生的本科生少,每年400多人,学生的存在感强烈,能够得到教授们的关怀,参与项目探究要好于其它大学,国际化色彩强,利于学生继续在学科链发展下去。同时,学校背景深厚!要说什么不利因素,我觉得学生很少,在社会化成长、组织团队精神形成和大环境熏陶方面欠缺;一些家庭条件差一点,想本科毕业就上班的学生而言,不是很适合!同时,没有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帽子,在走向社会时,可能有一点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市科技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市科技委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