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技巧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技巧教学目标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相机入场动画怎么做的?
- 初学拍照,目标拍人像与产品,设备尼康D750镜头24~85,前期需要先学哪些?
- 3dmax物理相机和目标相机区别?
- 数码相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拍摄质量有差异吗?
- 数码相机中拍照模式该如何选择?
相机入场动画怎么做的?
相机入场动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先选择一个场景,并且在场景中创建一个相机对象。
2. 将相机对象的位置,朝向,视角等属性设置好,以达到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
3. 创建一个空物体作为相机入场动画的目标对象。
4. 在时间轴上将相机的位置设置到目标对象的位置,同时指定相机的朝向和视角。
初学拍照,目标拍人像与产品,设备尼康D750镜头24~85,前期需要先学哪些?
尼康D750是一台颇具性价比的中端全画幅单反相机,相比D610系列有升级的对焦系统,翻转屏幕,更好的握持感,高感画质也有提升。题主提到的镜头24-85镜头可能是尼康跟D600出套机的那个镜头吧。
AF-S 24-85mm f/3.5-4.5G ED VR,这个属于入门级的全画幅镜头,焦段覆盖合理,从24广角开始包括了35 mm 50mm人文焦段,再到85mm的黄金人像焦段。ED表明镜头内有低色散镜片对于画面锐度有一定提升,还带有VR防抖功能。比较遗憾的是光圈不是恒定的,最大光圈只有24端的F3.5,到了广角端只有F4.5了。可能是出于入门级定位和成本的考虑。镜头广角端画面畸变比较明显,长焦端画质比较肉。总之作为一个入门镜头练手还是可以的。如果想拍出进阶的作品建议使用定焦镜头或者***镜头。
如果拍摄人像建议上一颗50mm定焦镜头,或者85mm定焦镜头,对于是1.8级的还是1.4级镜头完全看个人预算了。镜头上一分钱一分货,对于焦段选择上50mm可以作为挂机头人像,产品都可以,人像适合拍摄带环境人像。85mm适合拍摄人物特写,室外背景虚化照片。如果想拍摄产品建议上微距镜头,不仅有更近的拍摄距离,画质锐度等不是一般镜头可以比的,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老蛙的微距镜头。
对于拍摄的学习,除了一般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更多的是个人的练习和体会。因为理论知识是死的,创作是活的。还有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艺术创作跟工作拍客片总是混为一谈。如果是接单子就是要按照客户的意愿去拍摄,不是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风格去拍。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感谢邀请。
首先祝贺你进入一个全新的光影世界,透过镜头你会发现原来万事万物还有这么多彩的一面是你以前从未觉察的。
其次,不管用什么品牌型号的相机和镜头,初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都大同小异。前期第一步:你应该熟悉相机的基本操作,也就是相机说明书你得多看看(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会随身携带相机使用说明书)。我个人认为,你至少要能熟练利用相机快捷键调节相机感光度(ISO)、光圈、快门速度、白平衡(WB);知道P档,A档,S档,M档;明白几种测光方式分别适应那些场景;了解相机和镜头各种按钮开关对应的功能;学会看并理解直方图。至此你已经可以初步使用相机并且基本能够拍出清晰的照片了。
其三,因为你的主要拍摄对象是人像和产品,而这两类题材多半是在室内完成的,所以布光和构图是你应该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的。你需要在网上多看跟你要拍的这两类题材相似的作品,一来提高自己的审美,二来试着去学习模仿他们的构图和布光。当然,看一两本相关的专业书也是应有之义。
最后,摄影是需要大量实践来沉淀经验的。多拍,不要吝啬快门;多尝试,无论多么天马行空。这样你就会非常快的成长起来。
以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v
初学拍照,目标拍人像与产品,前期需要先学哪些?
首先,不要在意你所拥有的设备!对于初学者来说,无论什么型号的单反和镜头都足够入门了以及初步提升了,所以在问题回顾中我把设备这句话去掉了,因为基本无关紧要,如果你刚刚开始用单反拍照效果不理想,就纠结是不是设备不够高端的镜头虚化不够到位之类的而不是钻研真正的拍摄手法,那就是误入歧途了。
了解熟悉你的设备。
无论拍摄的目标方向是什么,都至少需要能拍,也就是说,要熟悉自己的设备,知道基本的操作方法,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立刻设定好相关参数。所以,多看相机说明书,不懂得拓展学习一下,理解感光、光圈、快门之间的关系,没事多练习,懂你的设备是拍好照片的基础。
学构图。
构图是照片的灵魂,一张照片的意境往往是由构图决定的。对角线、三分法、黄金分割线都是不同的构图方法,完美的构图能将照片的稳定安静自然协调或紧张危险突兀矛盾展现的玲离尽致而不至于杂乱无章毫无趣味,但构图又并非是几个定式就能解决的东西,要提升构图水平,无非是结合基本的构图方法多看别人的作品,体会别人是怎么通过构图来表现意境的,从模仿,到逐渐创新创造。
掌握后期。
能拍会构图了,来具体看一下拍摄目标,人像和产品,两种类型的照片显然都对后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初学摄影也有必同时学习摄影后期。从lightroom调色到ps的磨皮等操作,不断进阶,你会惊叹于后期的强大,也相信你会因为后期的效果而更加热爱摄影。
先多看几遍相机说明书,然后熟悉设备。如果是第一次玩相机先到户外拍些风景人静物,不同角度不同光线用不同拍摄模式反复练习,另外要相机配上一块备用电池。你准备以后拍产品三角架快门线必须要有,闪光灯也最好配上。祝你早日撑握使用相机……
作为一个玩摄影7年有余的菜鸟给你一个进阶的大致流程:
阶段一:熟悉你的相机,不懂的就看说明书,达标要求是在不同的场景能设置出大致合理的曝光。这里主要是光圈快门ISO参数的组合设置。有条件的话最好也配合闪光灯去曝光,顺便熟悉闪光灯在拍照中的基本应用。
阶段二:可以从模仿别人的拍起,了解一下人像摄影的基础,构图,人物摆姿等等。
阶段三:到了这一阶段就不要再去模仿别人的作品了,要有自己的想法,这一阶段玩的是创意。
3dmax物理相机和目标相机区别?
3dmax物理相机和目标相机最大区别是专业性不同。
目标相机主要用来捕捉目标的移动性和重点目标,3 dmax物理相机是利用3d传感信号来拍摄***图片,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数码相机手动模式和[_a***_]模式之间的拍摄质量有差异吗?
当然有区别,简单说自动模式拍出来的就是整体曝光均衡的照片,手动模式能按照自己想像的效果拍出照片,如果想创作有创意的片子就应该用手动模式,无论是快门优先还是光圈优先或者全手动,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使用习惯***用不同的模式。这张照片自动模式根本拍不出来。
先说答案,数码相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拍摄质量是有差异的!
拍摄质量好的图片大概是指画质好吧?其实关于拍摄质量好的图片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照片要表达的审美,满足了拍摄者主观意图需要,最后也能传达给观众。
这样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说说数码相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拍摄质量是有差异的!
1.感光度ISO,一般认为低感画质更好,比如尼康D810最低原生感光度为64,画质相当好。手动模式可以自定义最低感光度,而自动模式一般比较保守,若光线稍差,可能会自动用到iso400以上,这样会影响到一些画质。特别是小卡片相机,高感不给力,自动拍的照片往往噪点比较明显。
2.对焦点的选择。精准对焦,对画面的清晰度,很关键!全自动模式往往启用最多的对焦点,自动来捕捉相机程序最容易识别的对焦之处。近来索尼为代表的自动眼部识别对焦发展很迅猛,已经有一定人工智能成分了,在拍摄人像时候能够比较精准对焦到眼部。对于一般来说,这个对焦没有问题,但是当你使用大光圈,你希望对焦到鼻子时候,自动就不大好用了。
对于静物的拍摄,根据要表达的不同,更是要手工选定不同景深位置作为合焦点,这时候自动根本就不能选了。这也是很多专业摄影师为何选择手动模式的原因之一。
3.快门速度的控制。不同快门速度,表现的画面效果差的太多了。比如拍流水,慢门能表现出来丝滑一般的水面效果。在比如拍高速行驶的汽车,可以冻结汽车静止画面而背景表现出来流动感。这些都需要手动来安排快门速度,自动拍摄,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
4.还有一点比较讨厌,带内闪的相机,遇到光线稍弱,自动拍摄时候闪光灯总是自动跳起来,它才不管你是否需要闪光呢。要知道,有些环境是不允许你随意用闪光灯的,比如新生婴儿,你就不能对着孩子用闪光灯拍摄。对孩子眼睛是巨大的伤害!
前面也夹杂了些拍摄意图相关的。毕竟主要也是光圈、快门、感光度等要素不可分割的,只是分开说,可能更有逻辑吧,哈哈哈
1.光圈,这个要素很重要。一些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使用的一个拍摄模式就是光圈优先。特别对于一些大光圈的定焦镜头,不同光圈景深差别很大,对焦在左眼,左眼清晰,右眼可能就是虚化的。所以必须使用手动模式。自动拍摄以拍清楚为要旨,是不大管乎成像的艺术效果的。也是没法顾及的。
数码相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拍摄质量有差异吗!
要说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要说没有却又有不同之处,所谓相同是因为同样能拍出出色的好拍,所谓不同是因为自动挡不能完全胜任各种环境的拍摄。其实自动模式就是把手模式中光圈、快门,ISO三者的对应关系模式化而已。当使用自动模式的时候遇到大反差低光线就拍不出好片了。而手动模式就能很方便的调整出你所需要的好拍,简单的说,手动操作:调好光圈、ISO,半按快门对焦准确,同时调整小拨轮,在取景器里看曝光补赏为0,按下快门OK了。
现在的数码的相机功能强大,自动模式会自动判断你要拍摄的主体自动调整白平衡、光圈和快门,拍出曝光适合的照片,而手动模式往往需要一定专业水平,需要手动模式拍出想要的效果就必须长期练习,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拍出理想的照片。以下照片有全手动拍摄的也有自动拍摄的,能否辨出自动还是手动拍摄?
数码相机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如果两种模式的曝光参数完全一致,构图也一样,所有设置都一样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这二者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当然是机器与人对于照片创作理解不同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可能会大相径庭。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拍摄一个橙子的照片,如果用自动曝光模式,拍出来是这样的:而如果使用手动曝光,想要人为提升曝光量,让画面看上去更通透,更鲜明,可以手动改变照片的光圈、快门、感光度值,拍出这样的效果:当然,如果不满意拍摄效果,我还可以再调整曝光参数,把它拍成这样:想要得到怎样的曝光效果,完全由人的意志所支配,依靠手动调整得到自己想要的曝光效果,对于摄影而言,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创作行为,而如果完全依靠相机自动曝光,人根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图进行设置调整,完全要依靠相机自己判断的参数来拍摄,这其实只能称得上是按快门而已。
自动曝光模式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可能完全不是拍摄者想要的画面效果,也没办法干预改变这个画面效果,而手动曝光则可以将曝光控制得游刃有余。因此,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在照片画面上,有时候会表现得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那么是不是我们每次拍照都要使用手动曝光呢?
大可不必。
其实半自动曝光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相机的自动曝光性能,使用自动与手动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摄影创作,比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的曝光方式,就是非常方便,又能体现创作者意图的曝光模式。使用半自动的曝光模式,可以确保拍摄效率,又可以人为干预曝光情况,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
例如拍摄一张车水马龙的车灯光轨长曝照片,我们完全可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在感光度100的情况下,将快门设置在5秒,固定这个参数,这时候相机会自动给出一个光圈的参数,不用我们再自己调整光圈值,可以轻松拍出想要的效果。而如果这时候发现曝光有些过度,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降低一挡曝光,这样就完全符合我们的拍摄意图了。
数码相机中拍照模式该如何选择?
数码相机拍照,根据自己喜好来定吧。有的人喜欢用p档,也就是所谓的自动挡,那样只需要改变光圈大小就可以啦。有的喜欢用M档,就是所谓的参数自己设定。这样有很多的好处,可以拍摄慢门,等不一样的光影效果照片。
首先应了解自己拥有相机的拍摄模式,并了解这些拍摄模式的基本功能。
常用的拍摄模式有:
建议新手最好先使用自动拍摄的模式保证拍摄照片质量的基础上才同时使用其他模式进行拍摄后对比,通过动手多拍多实践逐渐提升自己对各种拍摄模式的认知,并在今后拍摄时逐一根据拍摄需求使用。
原创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看个人爱好和环境情况而定。个人喜欢M挡,视现场光线,可根据光圈优先来确定ISO和快门速度。如果室内灯光好,又要保留现场气氛,可提高ISO至1250,调低快门速度至30分之一秒。如果室内要明亮效果,用闪光灯的情况下,ISO调至500,快门速度调到60分之一个。如果拍室内运动目标,如篮球赛,快门速度至少500分之一秒(快门优先),ISO调至3200左右。
这要看你拍什么,如果是拍摄运动的物体,就应该设为快门优先,比如拍航展,飞机很快,设为1000分之一秒。如果是拍人像、风光就应该设光圈优先,这样就可以通过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当然事无定法,我觉得应该弄懂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础知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技巧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技巧教学目标设计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