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搭配图解视频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搭配图解视频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数码相机拍照照片长宽比设置成哪种比例效果好些16:9还是4:3?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照片长宽比的设置与成像画质效果没有关系,按自己的需要设置就可以了。
不过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本身是有固定的长宽比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相机的传感器,最好把照片的长宽比设置成与传感器的长宽比一致,就能得到最大的照片画幅,拍摄后,后期可以再对照片按自己的需要进行裁剪,这样能获得更多的像素以保证更好的画质效果。普通数码相机或者是4/3系统微单(比如松下系列微单),设置成4:3;如果是单反相机以及C画幅的微单(比如索尼、佳能、宾得等微单相机),设置成3:2,也是看看自己喜欢什么样图片比列,以下照片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照片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谢谢了@呼伦贝尔骏马包车谷哥
4:3 与16:9到底哪个好,没有定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16:9是长方形;4:3是近似于正方形的,其实,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选择,是因为不同的长宽比,适合表现的照片题材,以及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4:3比例设置是拍摄器材本身像素的优势。一般来说无论任何数码设备,像素大小来自于本身的CMOS等感光片面积,而绝大多数感光片本身比例多为4:3或是3:2之类。所以在分辨率上4:3优于16:9 ,就是这个原因。它能充分发挥你相机的全部像素密度。最大化展现画面分辨率的优势!
在我看来选择分辨率很重要,在最高分辨率和精细度的条件下,拍出来的照片尺寸是4:3的大还是16:9的大,如果是4:3的大,那么显然16:9是从前者裁剪出来的,4:3的视野和信息量就会更大,当然推荐它了,像素当然选择最高的,比例还是选择4:3比较好。因为普通数码相机实际照片的比例都是4:3。那些16:9的选项,实际上是在相机里就把照片进行了裁剪。倒不如直接用默认的比例拍摄,到时候在电脑上想怎么裁剪都可以。
16:9比4:3的确要宽一些,视野更大,适合风景拍摄及需要表现大场面富有冲击力的场景。个人觉得还是用4:3拍摄,然后重构图,用16:9裁切比较好。
数码相机连拍分电子快门机械快门,速度不同,如何设置和操作呢?
数码相机连拍,使用电子快门或者机械快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设置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只要看看相机的说明书就可以了。下面以尼康D850相机为例,简单介绍设置方法如下:
当用户在 Q( 安静快门释放)、 Qc (安静连拍快门释放)或 Mup (反光板预升)模式下拍摄是,可启用或禁用电子前帘快门,从而消除快门动作所引起的模糊。在其他释放模式下都只能使用机械快门。
使用电子前帘快门时可用的最高快门速度和最大 ISO 感光度分别为 1 / 2000 秒和 ISO 25600 。
在用户自定义设置菜单中,“d6 电子前帘快门”菜单项可以用来设置是否开启电子前帘快门。
在即时取景静态拍摄模式下,还可以通过按下相机上的“i”按钮来开启电子前帘快门,使用静音即时取景静态拍摄。静音即时取景静态拍摄可以设置为2种不同的模式。
数码相机拍全景选什么镜头?
理论上,任何镜头都可以拍摄,从8mm到800mm都可以拍摄。只是在一个场景没拍完之前不要改变焦段,一定不要!同样建议使用50mm或更高焦段,减少畸变。当然云台也是很重要滴。
数码相机拍全景需要一个合适的镜头,有人认为拍摄全景照片时要使视角尽可能的大,因此应该用最短的焦距,这样需要拼接的照片幅数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拍摄时省了事拼接时就麻烦了。
我们知道广角镜头***效果强烈,尤其是画面的边缘,容易发生扭曲,拼接时很难做到天衣无缝。但是广角有广角的好处,可以形成更强的***感。比如CanonEF17-40mm拍摄的作品,成片除了全景视角外,***关系很强所以拍摄时可以使用变形较小的中焦或长焦端拍摄,并且拍摄中途不宜改变焦距,较常用的镜头有EF35mm、EF50mm、EF85mm等。
拍照的全景画面上的物体距离我们的远近取决于镜头的焦距。短焦指的即是广角镜头,这种焦距会使物体看起来离我们更远些。标准焦距下的物体与实际观察大小几无二致。长焦指的就是远摄,远处的物体在这种焦距下看起来比正常距离要更近一些。
拍照的全景使用了不同的焦距,照片的外观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使用广角时,能容纳下更多的画面,但是某些趣味中心却离我们很远。而在使用长焦时,同样的趣味中心离我们近在咫尺,但却失去了许多前景,所以我们会选择佳能17-40mm的镜头。
数码单反相机镜头拍全景任何一个镜头都可以拍,如果一定要选相对来说比较好拍全景的镜头那我会推荐比较佳能的变焦广角17-40mm、16-35mm、24-70mm、定焦35mm、都是比较好拍全景的镜头,希望能帮到你
相机或手机拍车流光轨,怎样设置参数?
使用相机拍摄时话,必须使用三脚架和云台,相机根据构图需要,一般使用广角镜头,有了三脚架可以把ISO尽量降低以提高图像质量,建议使用小光圈,这样车流旁边的路灯就会有星芒效果,使得照片更具魅力。如果使用手机拍摄,一般手机都有夜景模式,或者流光模式,拍出来的效果也还不错。由于手机光圈不可变,所以不能产生星芒效果。此外,手机拍摄也必须用三脚架,最好再配一个蓝牙快门就更方便了。下图就是用手机拍摄的。
个人觉得,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要了解焦距、曝光度、快门的快慢等这些参数的作用。
了解完这些参数的意义之后再去尝试着其他变量固定,更改其一的参数,慢慢感受相机里拍摄环境的变化,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能看别人说调到多少就是多少,要学会感受变化,这样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只有慢快门才能拉出夜晚灯光的光轨,至于调到多少合适,还是要看自己镜头里的样子去慢慢调节。
镜头方面选用标配的狗头或者28mm以下焦段的都可以
1,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天黑时,傍晚天刚黑的时候最好,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会是深蓝色的,会为照片加分。
2,选择一个较高的拍摄地点,并且可以看到道路或者多条道路交汇在一起的地点,比如十字路口的天桥或者可以看清马路的高楼。
3,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支起三脚架,并且要让它相当稳固,如果刮风,为了不让三脚架在拍摄过程中晃动可以在三脚架下挂上重物,比如装相机的包或者其他物品。镜头选用比较广角一些的镜头会比较好。
4,选好位置,安装好三脚架后,就可以开始拍照了。首先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可以将iso(感光度)调到最小值,一般都为50或者100,然后将光圈调至8或者更数值更大一下,这时有亮灯的就会出现星芒,快门速度也会自动调节到8秒左右或者以上。(可以根据现场光亮度情况调整光圈,如果过亮可以将光圈的数值调到更大,也就是缩小光圈)。记得可以将相机自带的长时间曝光自动降噪功能关闭,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拍跟多的照片
5,如果想拍到跟称心的照片推荐使用手动挡(M挡),同样也是将感光度(iso)调到最小值,接下来将光圈调到F8或者以上,然后视情况去调节快门速度,如果想获得更长的车轨迹,就要调更长时间的快门速度,相对的也要将光圈值调大。如果拿捏不准曝光,最好参照相机上的测光标尺,让它维持在中间位置最好。
6,如果没有快门线,也可以将相机的快门模式调节至两秒延迟拍摄,如果有快门就请忽略这步。
7,摁下快门后,多拍,多尝试,祝愿看到此经验的朋友多出大片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搭配图解***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搭配图解***教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